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场介绍 > 肌病与周围神经病

肌病与周围神经病

一、会议简介
今年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分会场的主题是“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围绕这一主题将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从不同方向进行阐述。张成教授首先将为我们讲述“运动神经元病的发展史”,全面阐述了运动神经元的前世今生,有助于我们从全盘了解这个疾病的发展脉络。吴小兵教授将为我们带来“SMA和ALS基因治疗策略与进展”,针对目前此类疾病的治疗热点,从策略和方式上给大家带来理念上的革新。姚晓黎教授长期从事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的研究,这次姚教授将给我们解读“Kennedy病的诊治进展”,是对该病的系统综述。近两年,随着罕见病政策的落地,许多新药得以进入国内,其中针对SMA的新药,诺西那生钠为SMA患者带来希望,卫星会将由蒋海山教授介绍“SMA肌病修正治疗真实世界数据”。邹漳钰、王俊岭两位教授是国内进行ALS研究的青年才俊,此次受邀分别进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和全程管理”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的基因组学研究”两个报告,在ALS最受关注的两个方向,介绍最新进展。杜宝新教授作为ALS研究的前沿专家,将结合自身的认识,进行“31届ALS/MND会议简介”的报告。其后,由卫材弥可保组织的周围神经病优秀论文专场,是今年省内肌病、周围神经病领域研究的集中展示,将筛选年会投稿的这一领域的优秀论文在会场进行报告。

二、分会场日程介绍


三、讲者专家简介(按授课顺序)


张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名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肌肉疾病、神经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基因诊断和克隆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遗传病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广东省重点项目及美国ALS科研基金3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3等奖。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编委;担任《BBRC》、《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Neuroimaging》等专业杂志的审稿人。主编或参编《神经遗传病学》、《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神经病学》及《临床遗传咨询》等


吴小兵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病毒载体与基因治疗。北京瑞希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所创始人。北京锦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现在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病毒载体研究工作15年(1996-2011)。曾因病毒载体方面的成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个人获得863计划15周年重要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病毒载体相关发明专利10余项。2014年创办非营利性北京瑞希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所。研究所的使命是,把罕见病的基因治疗药物从立项研究推进到临床可及,造福于中国罕见病患人群


姚晓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一医院神经一科副主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副组长,国家周围神经病规范诊治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分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罕见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肌肉和临床电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疾病发病机制和干细胞治疗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科研基金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蒋海山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肌病与周围神经病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组长、病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罕见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目前专业方向: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病、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的临床及科研。



邹漳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肌肉病、神经遗传病,以及不明原因肌萎缩的诊治。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肌萎缩侧索硬化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额颞叶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周围神经病和神经电生理学组副组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常委、神经变性学组组长,福建省罕见病诊疗专家组委员。曾赴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学习,获AANEM年会“主席研究奖”、IFCN“青年神经电生理学家研究奖学金”、中国研究型医院杰出中青年人才奖和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俊岭

副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UCSF留美博士后,神经内科教研室-副主任。2019年全国“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湖南省“杰青”;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湖南省医学学科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病专业学组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神经遗传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学组 委员(兼秘书)。主持课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研课题经费250余万 ,学术产出: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5年平均影响因子总和73.56Brain2篇(IF11.84),AJHG1篇(10.8Neurology 2篇(8.29),Neurobiol Aging 3篇(6.19),总他引500余次,参编英文著作一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


杜宝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神经肌肉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专家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肌肉病和周围神经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粤港澳中西医神经科联盟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病与与周围神经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常委。研究方向: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和神经免疫疾病


四、主持专家简介(按主持顺序)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茨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学会任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痴呆及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学术成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部级重大基金6项,省自然和省计划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和《NATURE 》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Stroke》 、《Neurology》等杂志发表TOP1的高质量论文1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


龙玲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8年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五批杰出青年后备人才。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MDT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擅长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遗传病和癫痫等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


容小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 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 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罕见病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卫生厅)一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JCONeurologyEpilepsiaCancer等杂志共发表论文40余篇



张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名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肌肉疾病、神经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基因诊断和克隆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遗传病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广东省重点项目及美国ALS科研基金3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3等奖。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编委;担任《BBRC》、《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Neuroimaging》等专业杂志的审稿人。主编或参编《神经遗传病学》、《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神经病学》及《临床遗传咨询》等


陈俊斌

粤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系。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2000年 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   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等神经科疾病,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撰写1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主持及参与的3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李光宁

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学系临床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38年,1986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参加第七届全国神经科进修班学习。2006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在新西兰惠灵顿医院做访问学者,研修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有丰富经验,带领团队成功创建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及国家卒中联盟综合卒中中心,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多篇。学术任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陈克强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头晕、神经肌病科研情况: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获得江门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赖明君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委员。专业方向:神经电生理,周围神经疾病,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等


曾文双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副顾问医生,硕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在神经肌肉疾病的电生理诊断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在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癫痫和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病和周围神经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感染与免疫学组副组长、深圳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志华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2003-2014年临床师从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杨任民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学组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卒中余帕金森病及神经调控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为肌病及周围神经病学组    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罕见病学组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发表在“JAMA Neurology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BMC NeurologyNeurological SciencesBrain and BehaviorJ Stroke Cerebrovasc Dis”等杂志,相关危重症研究工作发表在“Critical Care




马震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发表医学SCI论文十余篇


李文娟

广州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就职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委员。专业特长:擅长神经、肌肉病电诊断工作。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病学基础扎实,经过多年的实践与钻研,把神经电生理与神经科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对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等,作出精准的定位诊断,从电生理的专业角度为神经、肌肉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亚急性联合变性等神经科疑难、重症病电生理诊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